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生活观察网资讯正文

红云红河:“三条路”通往乡村振兴新风景

2023-07-27 15:54:09  阅读:280924

南的夏天总是多雨,早些年,板坡村的村民见下雨就愁,因为村里最不缺的就是红色泥土,一到下雨天,村里的道路就会变得泥泞,各种污渍混在一起,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如今,红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路更宽了,路灯也亮了。自2015年以来,红云红河集团定点帮扶昆明市、红河州、曲靖市所属的3县9乡11村,围绕“铺好乡村路”、“打通产业路”、“护佑希望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绘制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风景。

乡村路:修桥铺路,打好基础

“乡村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红云红河结对扶贫的地区,无一不面临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没有基础设施的脱胎换骨,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

驻水口村第一书记陶海聪的第一辆私家车,在他来水口村驻村的第三年开“散架”了。“没有一寸硬化路,晴天土,雨天泥,颠簸得很。”这也是会泽卷烟厂挂钩帮扶的火红乡龙树村、鲁纳乡狮子村、马路乡旁官地村和水口村“三乡四村”当年最真实的写照。驻龙树村第一书记郑玉敏对此深有体会:“从前村组间是土路、石子路连接,路上堆满了垃圾,下雨天泥泞不堪,天黑后行走更是高一脚低一脚。”他说,“在村组道路没有修通前,村民要把猪赶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售卖,来回路程就要五六个小时。”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几年来,红云红河在鲁纳乡狮子村投入800余万元,近30公里硬化路铺到17个村民小组每家每户门前;在马路乡水口村投入500余万元,硬化道路15余公里;在马路乡旁观地村投入600余万元,14公里多村组道路实现硬化。每多修好1米路,乡亲的幸福生活就能往外延伸1米。郑玉敏说:“这些都是致富路、幸福路啊!要鼓起村民们的钱袋子,这些都是‘必经路’。”

产业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产业路”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欲断穷根,先兴产业。没有可持续增收的产业,脱贫成效就无法得到夯实;没有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就无法阻断返贫。

2015年,红云红河开始结对帮扶板坡村,并派驻村工作队到板坡村。经过深度调研,最终确定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项目,以“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进行土鸡养殖,翻开了板坡村产业经济史新篇章。

“当时,村里建起了养殖场,免费向农户发放鸡苗,提供饲料加工机。我以前养过鸡,很想回村试试。驻村干部听到我的想法后,非常支持我。”袁德兵想起当时的场景仍激动不已,他曾是板坡村元门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5口人挤住在破败的土坯房里,每年家里都要借钱过日子。如今有了土鸡养殖产业带动,板坡人的致富路越走越宽。2022年,板坡村人均年收入已经从脱贫攻坚前的4000元,上涨到了1.27万元。

从板坡村的土鸡养殖产业,带动板坡人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到水口村500余户农户种植“红玛瑙”樱桃树近2000亩,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整个村庄焕发着勃勃生机;再到狮子村3000多亩大树青花椒已经开始产生收益,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重头戏;红云红河因地制宜,一一打通了当地的“产业路”,为村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希望路:助学重教,护佑未来

产业振于当代,教育则兴在未来。振兴百年,始于幼学,由于地域条件和经济水平的限制,部分偏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存在短板,软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护佑乡村教育这条“希望路”,就是护佑乡村振兴的未来。

2021年1月,刚到板坡村时,红云红河集团派驻田坝乡板坡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段雨明就去了板坡小学。一栋宿舍楼,挤下学校全学段300多个孩子。一张下铺,三个孩子挤着睡。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等待新校舍建好的时间里,段雨明申请扶持资金,为新校舍购置了上下床和铺盖行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独立床位。同时,也为学校改扩建了高标准运动场,和会泽县城里的学校相比毫不逊色。如今刚刚投入使用月余的运动场,已经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

另一边,红河卷烟厂近日也到乡村振兴挂联点弥勒市西二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向西二中学捐赠运动T恤、雨衣400余件,为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便利。爱心助学是红烟一直以来的传统。西二中学是弥勒市西二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继2021年工厂援建“爱心读书屋”后,今年工厂的爱心助学活动继续选在西二中学,用爱心助学点亮“微梦想”,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希望。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猜您喜欢